1.资料介绍:
该资料为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《海滨小城》优秀公开课,比赛课,示范课,研讨课同课异构教学视频,其中90%公开课里面送配套课件教案(以收到资料为准),其中最少含1-3套近两年新精品优质课,本资料包仅供老师个人学习、研究或欣赏。
2.下载方式:
【用电脑】使用百度网盘链接保存下载,不发微信邮箱。
不会使用网盘的请老师自己学习(虚拟物品无法退)。
3.目录部分预览:
部分内容截图:
《海滨小城》教学设计
教学目标
知识目标: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、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
能力目标: 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,提高观察能力。练习积累语言。
情感目标: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,增强环境保护意识。
教学重点: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,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
教学难点: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。
教具准备:多媒体电脑、课件
教学过程:
一、激情导入,诱发兴趣
导入:同学们,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,风景优美。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海滨小城。
(板书课题:海滨小城,学生齐读课题。)
二、复习巩固
1、出示词语找生朗读。
2、出示开火车读。
三、整体感知
1、出示海滨小城图片,
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海滨小城到底什么样?(板书:美丽、整洁)
2、播放课文朗读视频,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段。
(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。)
3、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,可以默读、轻声读、大声读,读完之 后,学生思考并回答课文通过哪几处景物来写海滨小城的美丽、整洁?
板书:大海、沙滩、庭院、公园、街道
4、课文中描写的这五处景物,哪些内容是写海滨的;哪些内容是写小城的?
5、学生自由发言,教师小结:海滨——大海、沙滩;
小城——庭院、公园、街道。
三、精读课文,发现“海滨”之美
1.提出自学要求:
(1)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这部分描写的景物。
(2)欣赏了大海的景色,你们觉得美吗?
(3)作者写海滨先写了什么景色,再写了什么景色?
(4)你觉得大海美在哪里?沙滩呢?
(5)作者在描写景物时,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?
5、合作探究
(1)默读课文,探究写作方法
屏显:
A作者观察景物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的?
B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?
C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观察的?
(2)分组讨论,互相评议
(3)汇报讨论情况。
6、小结:正是由于作者站在小城的心头,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了
细致的观察,并抓住了景物的色彩进行描写,所以海滨的美丽才给我们
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。我们要注意学习作者这种观察、描写的方法。(出示学法指导:观察、描写一处景物要注意“三要”:
要确定观察点;要按一定顺序;要抓景物特点)
四、探究交流,领略 “小城”之美
1、自读课文后四个自然段,找出概括海滨小城景物特点的一句话。(学生读书、勾画、交流)
2、抓拍你认为最美的景物介绍给大家。
3、学生自由汇报。(出示小城美景图)
4、自由朗读后四个自然段,体会小城的美丽、整洁(音乐)
五、质疑、释疑,深化理解。
1、提出不懂的问题,讨论(如:课文中说:“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”,那贝壳怎么能寂寞呢?)(学生各抒己见)
2、教师小结:肯定学生的见解,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所起的作用。
六、根据课文填空。
第四自然段采用( )的方法,先总写小城的庭院( ),再通过描写桉树的( )和凤凰树的( ),表现了小城庭院的( )。
第五自然段采用 ( )的方法,通过描写榕树的( ),树叶的( ),公园里的人( ),表现小城公园( )。
第六自然段采用( )的方法,通过写街道的( )表现了小城的街道( )。
七、小练笔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,写一段话。
学校里__________ 。有____________________ 。秋天,__________。
__________开花了,____________________。
八、总结全文,欣赏体会
1、找出描写海滨小城景物特点的词句,读一读,把你认为描写得好的词句抄写下来。
2、学习本课观察景物的方法,课后选择一处你喜爱的景物进行观察。